• English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English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组织结构
    研究方向和内容
    大事记
  •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成立背景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
    主要成员
    学术活动
  •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组织结构
    研究方向和内容
    大事记
  •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成立背景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
    主要成员
    学术活动
  •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大陆漂移驱动热带雨带迁移

发布时间:2023-12-09
 

 聂绩

 

赤道附近常年存在一条横贯纬圈的热带雨带,也叫热带辐合带(ITCZ)。ITCZ降水占全球降水的三分之一,许多热带天气气候系统如台风、厄尔尼诺、拉尼娜、季风等与ITCZ的活动密切相关, 而且与南北半球辐射不对称性和能量交换也密切相关。此研究表明,ITCZ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与大陆的分布密切相关,通过5.4 亿年以来(显生宙)的深时气候模拟表明,ITCZ 位置的迁移主要是由大陆漂移决定的。

大陆位置决定ITCZ位置主要的物理机制有两个:1)两个半球太阳净辐射的不对称,2)跨赤道海洋热量输送(图1)。太阳净辐射在两个半球的不对称性主要由陆地-海洋反照率的差别以及大陆所在的纬度造成的。陆地的反照率远大于海洋的,当一个半球陆地面较小时,反射太阳辐射较少,该半球接收太阳净辐射就较多,相对较热。跨赤道海洋热传输与大洋环流以及海表风应力的两个半球不对称性密切相关:中纬度开阔洋面面积较大的半球受到较强的海表风应力驱动,形成越赤道大洋环流,将热量输送至另一个半球。半球间净辐射的不对称和跨赤道海洋热量输送作用相互竞争,它们之和等于跨赤道的大气热量输送,即决定了ITCZ所在的纬度(图1)。

为定量计算辐射平衡和海洋热量输送,该研究构建了一个理想模型:根据海陆分布和近似的海洋和陆地上空的行星反照率常数以计算两个半球的净辐射差;根据两个半球间中纬度海洋面积差来回归出跨赤道海洋热量输送。这样,根据过去5.4 亿年间的大陆分布的变化,可估算各地质时期两个半球辐射的不对称性,海洋热量输送,和大气热量输送。以上结果使得人们可以根据海陆分布来理解大陆演化对全球海洋-大气环流的影响,这是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固体圈层与流体圈层之间的一个重要耦合关系。

ITCZ 位置对区域降水、季风、台风生成等天气系统有着重要影响。深时气候模拟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ITCZ位置的变化。此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板块运动对大气和海洋环流的一个重要影响。

论文以“大陆漂移通过改变辐射和海洋热输送导致热带雨带迁移”(Continental drift shifts tropical rainfall by altering radiation and ocean heat transport)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后韩晶,聂绩和胡永云为共同通讯作者。

 

 

image.png

图1:(A) 5.4亿年来ITCZ纬度的变迁。用三种指标表征ITCZ的纬度:纬度平均的降水重心纬度(黑实线),降水峰值的纬度(黑虚线),半球间降水的不对称性(紫线)。(B) 各地质时期ITCZ纬度和跨赤道大气热量输送()高度相关。(C) 大陆漂移驱动 ITCZ 迁移机制示意图(以5.4亿年前地质时期为例):海表风应力(白色箭头)驱动的逆时针方向(和当前气候相反)的大洋环流(下图中的流函数和灰色箭头),陆地-海洋反照率对比(黄色箭头示意)。

 

 

参考文献:

Jing Han, Ji Nie*, Yongyun Hu*, William R. Boos, Yonggang Liu, Jun Yang, Shuai Yuan, Xiang Li, Jiaqi Guo, Jiawenjing Lan, Qifan Lin, Xiujuan Bao, Mengyu Wei, Zhibo Li, Kai Man, and Zihan Yin, 2023: Continental drift shifts tropical rainfall by altering radiation and ocean heat transport, Science Advances, 9, http://doi.org/10.1126/sciadv.adf7209

 


  

地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楼五层,北京,中国 , 100871 电话:010-62765802 传真:010-62751094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北京大学 ----

Copyright © 2017.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