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大气科学系拔尖基地7名本科学员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以下简称“我系”)顺利完成了为期四周的交流学习活动。本次交流依托我系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前沿的科研环境,围绕课程学习、实践参访以及红色教育三个核心板块有序开展,进一步深化了两系合作。
交流期间,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大气科学系主任李毅、臧增亮教授一行莅临我系,与我系主任赵传峰教授,副主任张霖长聘副教授、杨军长聘副教授,以及林金泰教授、李婧教授、聂绩长聘副教授、俞妍助理教授等进行了深入座谈,共同探讨合作发展事宜。
座谈会上,赵传峰教授系统介绍了我系发展历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重点展示了我系在大气物理、极端天气、行星大气、海洋科学等领域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教材建设成就,强调我系始终坚持以扎实理科为基础,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李毅教授分享了国防科技大学在军事气象保障、“全域全空间”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的特色,展示了该校在工科应用、人才培养与岗位对接方面的成效。双方一致认为两系优势互补明显,合作空间广阔。

图为赵传峰教授介绍我系发展情况
在深入交流中,双方凝聚“共识共融、合作提升”理念,在多个领域明确了合作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开展“双向交流生”、暑期联合研学等项目,探索联合博士培养与双导师机制,推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科研合作方面,将推动平台资源共享,围绕城市气象、低空经济等方向开展协同创新;在师资建设方面,将通过拓展引进渠道、共建培育平台等方式加强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在为期四周的交流学习活动中,7名国防科大本科生深度参与了我系的教学活动,系统旁听《高等大气物理》《大气遥感》等6门专业课程,积极参加大气科学前沿系列讲座,体验我系注重理论推导与物理本质的教学特色。通过参观中国气象局、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气科学实验室、气候与海气实验室等实践环节,同学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度融合。同时,通过走访军事博物馆、北大红楼等红色教育基地,同学们深刻感悟了国防发展历程与五四精神,增加了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图为交流学生聆听蔡文炬院士“大气科学前沿”报告
此次交流是两系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我系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大气科学系的合作,充分统筹双方优势资源,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牵引,整体推进全方位合作,为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培育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