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2.5亿年以来陆地干旱和干旱区演化

发布时间:2025-01-03
 

       我系胡永云教授团队结合2.5亿年以来的气候模拟和地质记录,系统地研究了陆地干旱的深时演化,并首次量化了海陆分布与全球平均温度对干旱演化的贡献,此外强调大气CO2浓度增加会加剧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扩张。研究成果《Evolution of terrestrial aridity and dryland since Pangea》于2025年1月1日在线发表于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


        再地质时间尺度上,陆地干湿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在过去2.5亿年间,海陆分布和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经历了巨大变化,陆地干旱去和半干旱区如何演化是该项研究的核心。该团队使用干旱指数(降水/潜在蒸散发)量化了陆地干湿区分布,图1给出了四个典型历史时期的干湿地区分布。在250Ma超大陆时期,副热带地区陆地面积较大,干旱和半干旱区面积较大。随着超大陆的裂解和漂移,副热带陆地面积变小,干旱和半干旱区面积逐渐缩小,至80Ma, 大陆裂解最为充分,副热带陆地面积达到最小,干旱和半干旱区面积也达到最小值。新生代以来,大陆再次汇聚,干旱区的面积也随之扩大为现代的状态,尤其是中亚内陆地区也变得干旱。


1.jpg

图1  250Ma、150Ma、80Ma和PI时期的陆地干湿区分布

注:HA、A、SA、DSH、SH和H分别对应超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半湿润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红色、黑色和蓝色的点代表指示干旱区的蒸发岩、钙结砾岩,和指示湿润区的煤。


   进一步分析发现,副热带陆地(南北纬20-40°之间)面积是决定干旱区面积的最重要因子,GMST的贡献次之,副热带陆地面积越大以及GMST越高都会导致陆地干旱区面积越大、干旱越严重,二者可以分别解释79.5%和15.4%的干旱区面积变化。此外,陆地裂解度的增加有利于陆地变湿,但效果较弱。


        在海陆分布不变的情况下,GMST变化会对陆地干旱区演化造成何种影响,对比控制实验(变化的海陆分布和大气CO2浓度)和敏感性实验(变化的海陆分布和固定的大气CO2浓度)的相同时期,发现半干旱区面积对GMST最为敏感(图2c),当GMST升高时,半干旱区面积显著扩大,而其他干旱类型区域的面积变化较小。通过分解干旱指数的变化,发现当GMST升高时,半干旱区的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显著降低,导致局地潜在蒸散发显著增加,最终导致半干旱区扩张。这与现代全球变暖导致半干旱区显著扩张的结果是一致的。


        1735870754610.png

图2  250Ma–PI干湿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百分比(%)与GMST(°C)之间的关系

注:不同时期的数值为控制实验减去敏感性实验的差值,(a-f)代表HA、A、SA、DSH、SH和H六个子区域,(g)和(h)分别为干旱区、湿润区面积变化之和,黑色实线为一元线性回归,右上角的数值代表回归的显著性,NAN为不显著。



  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42488201)资助下完成的。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9/2024PA004886






      




  

地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楼五层,北京,中国 , 100871 电话:010-62765802 传真:010-62751094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北京大学 ----

Copyright © 2017.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