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气候和大气环境变化联合暑期学校在我系举办

发布时间:2017-07-31
 

 

20170731084402278732.jpg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气候和大气环境变化联合暑期学校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与哈佛大学环境中心联合举办。

        首届暑期学校主题为“气候、气象、污染和健康影响”,7月31日-8月/4日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开课。课程教师团队由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师构成,阵容强大。经报名和选拔,来自国内外188名优秀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暑期学校。



课程安排:

 

Eli  Tziperman (Harvard): Clouds in warm climates

Zhiming  Kuang (Harvard): Some applications of linear response functions: the stability  of moist convecting atmosphere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annular  mode

Zhiming  Kuang (Harvard): Understanding cumulus convection through novel diagnostics of  cloud-resolving models (short course)

Eli  Tziperman (Harvard): Introduction to big data methods: 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neural networks (short course)

Yongyun  Hu (Peking): Decadal changes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

Peter  Huybers (Harvard): Reconciling and constraining estimates of 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

Zhengyu  Liu (Peking): Thermohaline variability and abrupt chang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ter  Huybers (Harvard): Extreme temperatures: trend, patterns, and prediction (short  course)

Yonggang  Liu (Peking): Warming and cooling effect of dust on climate of the  past

Daniel  Jacob (Harvard): Making sense of air quality

Jintai  Lin (Peking): Globalizing air pollution

Daniel  Jacob (Harvard):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s (short course)

Steve  Wofsy (Harvard): Learning about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pollutants  from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Lin  Zhang (Peking): Atmospheric reactive nitrogen: sources, sinks, and impacts on  air quality

Steve  Wofsy (Harvard): How to avoid 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data analysis (short  course)

Shu  Tao (Peking): Compi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KU emission  inventories

Joel  Schwartz (Harvard): Why do we think that air pollution is killing  people

Tong  Zhu (Peking): The 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Joel  Schwartz (Harvard): Causal modeling methods in epidemiology applied to the  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short course)

Tzung-May  Fu (Peking): Good (and bad) practices for effective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short course)



  

地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楼五层,北京,中国 , 100871 电话:010-62765802 传真:010-62751094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北京大学 ----

Copyright © 2017.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